突尼斯的女导游

来源:东方女性 ·2018年08月26日 18:30

何文俊

下了飞机,踏上北非突尼斯的领土。“凯撒旅行团”的高个子领队王湛,带着我们领了行李,出机场门。

接机栏杆边,稀稀拉拉几个人。正中,一位瘦高个子、过耳短发的中国女士,穿一件带帽的酱色夹克,两手牵一张一尺见方的白色打印纸,纸上印着“王湛一行”几个黑色正楷。王湛迎上前,转身把这位女士介绍给我们。我们知道了,这是我们的导游。导游问我们是否需要购买当地电话卡,几个人就随她去了一个亭子间。

办电话卡的突尼斯人足足用了个把小时才把几个人的电话卡办完。女导游对这种疲沓的作风早己习以为常,立在旁边,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有人提问,她有一句没一句的回答。

我们朝汽车走去。女导游走在最前面。

看样子,她年龄应该在六十上下。刚才第一眼看到她时,她淡淡一笑,腮边便荡起一圈一圈弧线。但现在从背影望去,她身材苗条得连屁股都看不见,白色的运动鞋踩在地上像有弹性似的,走得很轻快。好奇心驱使我跟上她,询问她是什么时候来突尼斯的?为什么想到这里来工作?在这里待多久了?她停下脚步,探究似的盯了我一眼(可能觉得我有些冒昧,像记者),颇有些自豪地回答:“九二年来的,丈夫是阿拉伯人,在突尼斯做生意。”我又对她说:“我特别喜欢看晚霞,尤其是地中海上的晚霞。有机会提醒我。”她边走边轻轻地点了点头。

上了一辆半新不旧的长条面包车。女导游坐司机后面,我坐她后排。

车子发动后,她站起身面向我们作了场面上的欢迎致辞,称她姓夏,名义上是翻译,实际是导游。并笑着指指正从副驾位上起身,面向我们点头微笑的一个阿拉伯帅小伙说:“他才是名义上的导游,但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讲。而政府非要规定只有当地人才能担任导游。”说完,脸上透出一丝不屑。又对我们道:“想必你们至少走了四五十个国家,确实没处去了,才到我们突尼斯来。”边说边重重地点了几点头,右手转着衣襟上一颗扣子,左手搭在椅背上,微笑着望着我们,一副笃定的样子。我们十位来自北京、成都的驴友都轻声地会心微笑,有一两声反驳的声音也很小,无力。夏导游把她那大而清澈的眼睛眨了眨,接着说:“我先给你们打个预防针。我们这里虽然离北面的法国、意大利只有地中海相隔,但这里是非洲哈,物质条件不能与他们比,也不敢与你们北京成都比。”

顿了顿,像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一样,用手指点着我们又说:“凯撒虽然在每一个下榻处都为你们定的是一流的住所,一流的餐厅,但是,所有的住所都不宽也不大,有的地方毛巾还乌黢黢的,食品上甚至有苍蝇爬。”

“啊”!

本来在絮絮叨叨整理自己东西,或怡然自得玩手机,或像我一样正透过车窗、四处张望这陌生大地的一干人等,听到“苍蝇”二字,都惊叫一声。

女导游继续讲:“虽然到处有苍蝇,我们这里却从没人闹肠胃病,所以……”

“所以,苍蝇爬过的东西尽管海吃,放心哈哈。”

我笑着站起身来,回过头去,面向大家,帮夏导把要讲的话大声讲完。

立刻,车厢里传来游伴们无可奈何的,含着失望的笑声。夏导也笑了,很不自然。她把头偏向我,说:“对头,不必看到苍蝇就大惊小怪,就夏导这不对夏导那不好的。在我们这里,正常得很。”说得一字一顿、斩钉截铁。

这时,一只苍蝇飞了过来,在她面前一旋。她猛地伸手在空中画个弧形,一个小黑点栽了下去。她伸出脚用鞋尖轻轻一点,那只苍蝇就离开了世界。

消灭了苍蝇的夏导,提高嗓子,边说边把两手向前一摊,“再说,我再也拿不出更卫生的地方接待你们了。”然后,笑吟吟地望着我们,似乎在说:我们突尼斯,就这样。

这一句话噎住了大家所有的不满与疑问。

我们十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她把我们这些“老游子”给镇住了,像刚才对付那只苍蝇似的——稳、准、狠。

夏导转过身去坐下,用阿拉伯语打起电话来。她和别的导游不像。别的导游_上车便是风土人J隋介绍。

我这次来突尼斯主要是冲着迦太基文化来的。想那么多的历史故事,导游会在每一次行车途中为我们精彩道来。然而,这个女导游在整个行车途中,都难得开尊口。每到一个景区,只简单地介绍—下景区特点,用语几分钟。聊胜于无。

漫长而无聊的行车途中,我只好对窗外索然无味的黄褐色土地瞟了一眼又_眼;对像士兵一样排得整整齐齐,翻着苍白色叶子的橄榄树看了又看。看到无精打采的骆驼趴在地上,腿儿从膝盖部折成两条平行线,头伏在灰白的马路上打瞌睡。看到田野上一只正嘬着干土的绵羊,身上的毛脏兮兮的。我恨不得下车去为它洗一洗,因为我有的是时间。

经过一个尘灰蒙蒙的小镇。街边大树下,一张咖啡桌边的几个男人在聊着什么。看到我们,几双眼睛立即齐刷刷转向我们。桌上只孤伶伶地呆着那么一只咖啡杯,谁的?我望着那几个人木然的表情,想从他们的神态上猜出谁是孤杯的主人。然而,没有结果。出小镇时,一个男人靸着一双皮拖鞋“叭嗒叭嗒”懒洋洋地横街而过,车来了,呜呜地叫,他走他的,不紧不慢……

看累了,合上眼,醒来,仍是这些:灰黄的大地,街边闲坐的人。一条流浪狗无精打采地抬头望望我们,又放下头酣睡。

实在闲得慌,想请导游为我们讲讲“迦太基”。可是,她要不是与那个长得像电影明星样的“名义导游”用阿拉伯语炒豆子似地议论着什么,要不就是打瞌睡。望着她那瘦棱棱的手背上一条条无肉的皮子耷拉着,又不忍心叫醒她了。

有一次,她有兴与我们谈起她儿子,说:“我儿子有一次参加大使馆的宴会,回家后气冲冲地对我吼道,你们中国人怎么这么没素质?桌上只剩一个饮料杯,一个五岁小孩正踮起脚尖举手去拿,这时走来一个大人,一伸手就把那杯子拈走了,看都不看那小孩一眼。哼,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抢杯子!”

导游讲完,像老师责备学生,又像高贵的亲戚对穷亲戚那样,居高临下地盯着我们。我们听后都睁大眼,讶异,尴尬。我一摸自己的脸,还有些发烫。好像那个抢小孩杯子的就是我们自己!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她又接口说:“我和我儿子都决定,他这一辈子绝不找中国女孩作妻子!”

她站着说完,我们坐着听完。她这话一出口,我们不仅感觉空间上比她矮,连人格、自尊也比她矮了。

同伴们不满起来。有人开始谴责抢杯子的人,有人小声抗议,说这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以点代面。一个队友站起身来,不阴不阳、拖声卖气地说:“想必你和你儿子在用株连九族的刑法吧。”大家都笑了。她转过身正要作辩解,我又补充道:“夏导岂止株连九族,她更狠,她是株连56族。”大家哈哈大笑,笑声冲走了刚才的尴尬,也笑得夏导一脸茫然。她脸红了。趁此,有人大声地建议说:“夏导,闲话少讲,你给讲一讲迦太基的历史吧,来突尼斯就是为它。”

“对呀,对呀。”

“你是惜语如金哈!”

“哪有导游不导的?”

“你不会是旅游局临时从商场调遣来应付我们的吧?”

大家七嘴八舌嘻嘻哈哈表达心愿与不满。

女导游平静地望着大家,一声不吭,待闹嚷声平息后,才坚定地回答:“现在不讲,现在讲了,到时我又讲什么呢?”

“到哪时才讲?”

“到参观迦太基人遗址时。”她边说边车转身去,坐下,又与那个当地导游攀谈起来,叽哩呱啦不留缝隙。我们十人只能怅怅地互相对视。

结果,在到迦太基遗址的路上,她起身,用了不到十分钟,干脆利落,高度概括地讲了讲迦太基的历史。还不如我们自己“百度”去。她讲的实在太少,太少。

在马赛克博物馆:一幅画,画的是《荷马史诗》中奥德赛与战友们归家途中,走到地中海一个小岛边,受到美妙歌声的诱惑,流连忘返的场景。我忘了歌妖的名字,便问夏导。她白了我一眼:“我们的翻译与你们的翻译不同。”我好奇地追问:“那你们是怎么翻译的?”她不理我,径直朝前走去。我紧追不舍,又问:“你不读中文书么?”

“来来来,大家围拢,我给大家讲这一幅。”她讲起了另一幅画,把我晾在一边。

女导游不搽胭脂,不抹粉。太阳下不戴帽子,不打伞,任由太阳炙烤。下雨她也不把帽子拉上,任由小雨浸湿头发,打湿衣襟。

几天了,就见她蓝衬衣,黑裤子,外罩一件夹克衫,除了衬衣在变换颜色,其它都没变。

在古城凯鲁万观看阿格拉比蓄水池。商店门口走出一位头戴红色无沿帽,身着酱红色袍子,脖子上搭了一根白围巾的阿拉伯老人,他笑容满面地躬腰迎接我们,并拿一瓶有拇指大小的瓶子,在我们手背上一捺,立刻,一股爽心的清香荡漾在空中。我们狠狠抽了抽鼻子,又举手到鼻底嗅起来。茉莉花香。购买的欲望立即升腾。老人见我们喜欢,一路紧随我们,又是帮我们拍照,又是与我们合影,焦黑的脸上自始至终堆着一团笑。

参观完畜水池,我们问女导游:“这香水好不好?”“自己衡量。”导游简约回答并走开。不像别的导游那样热心协助购物。

我们被撩拨出的购买欲顿时蔫去一半。最终我们什么都没买。那位阿拉伯老人倚在门廊边,无力地垂下拿着精油瓶的手。赤褐老皱的脸失望地目送我们离开。

临走前一个晚上,我正在卫生间洗头,突然,同室朋友惊呼:嗬!多美的晚霞。跑出一望:呀,天空,赤橙黄绿青蓝紫,全齐了!光与影交相辉映,像印象派的画。我忙用毛巾胡乱在头发上擦擦,便朝海边晚霞盖满的天空跑去。我们住的是二楼,前面一栋高楼遮住了视线。可是,我们出不去,通往海边的过道门全锁着。我们像玻璃瓶里的小虫子,怎么也找不到出口。夏导回家了,关机了,领队手机也不通。最后,我们只好回到大厅椅子上呼呼喘气。

那荷马史诗上地中海的晚霞啊,那萧红笔下的“火烧云”啊!夏导啊夏导,临走前,你咋不告诉我们怎么去看呢?三天两头处在雾霾里的我们,是多么稀罕这晚霞啊!你的同胞就那么让你不待见吗?

在送我们上机场回国的路上,我问导游:“你怎么不入突尼斯国的国籍呢?入了,就不需要那个当地导游了,你的收入不是更多了吗?”

“我才不在乎那点点钱呢!突尼斯的国籍倒是好人。但入了,以后回国麻烦多多,中国是只承认一个人一个国籍的。谁说得清以后中国会不会胜过美国呢?”

哦,毕竟她依然对祖国满怀期待。

2008~2017 环球家居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