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母亲不赠房,儿子别样暴力怒砸房

来源:现代家庭 ·2020年04月17日 05:13

陆文斐

强势的农村阿婆

今年82岁的姜阿婆,从外貌和谈吐上来讲,是个典型的农村阿婆。但姜阿婆又有别于一般的农村老太太,她好胜,喜欢掌控全局。或许,正由于姜阿婆这样的性格,让她和自己的亲儿子,如今变得水火难容,甚至有些“刀光剑影”。

其实,姜阿婆一直以为自己对儿子是很好的。他们家总共三个孩子,老大老二都是女儿,出嫁之后就离开了家里。唯有儿子一直住在身边,直到结婚成家。儿子婚后生下了孙女,也是姜阿婆老两口一手拉扯大的。

此外,家里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一直让姜阿婆有些优越感。原来,她的儿媳妇曾经患过神经衰弱的疾病,症状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寻死寻活。那个时候,姜阿婆四处托人寻访,找到了一位名医为儿媳妇诊疗,最后奇迹般地根治了她的病灶。这件事情是姜阿婆常常挂在嘴边的,她一直认为是自己救了儿媳妇一命,有再造之恩。

于是,基于这些或家长里短,或经过风浪的缘由,让姜阿婆和老伴一直认为,他们和儿子一家是亲密无间的。殊不知,矛盾的种子是在不知不觉中萌芽的。按照上海农村的习俗,父母有责任给儿子造房子。但姜阿婆夫妇并没有这样做,他们只是在儿子当年还住在家里的时候,翻造了自己的房子,顺带帮儿子一家改善了居住条件,当然他们没有让儿子出钱。

后来,儿子一家觉得住的还是不舒服,就自己筹钱造了栋房子搬出去住了。这个过程当中姜阿婆夫妇似乎并未按照当地农村的一些习惯帮儿子承担什么,这多少让儿子心里有些不舒服。因为儿子的想法是,家里的子女并不多,两个姐姐早已出嫁,并不要父母承担什么,也就自己这一个儿子,父母对于自己的关照是欠缺的。

这也许仅仅只是两家人矛盾的萌芽,关键的问题是在2010年的时候,姜阿婆家和儿子家同时赶上了动迁。

当时儿子自己造的房子被核定下来,可以获得两套安置房的补偿,而姜阿婆夫妇俩的房子则可以获得一套动迁安置房的补偿。照我们通常的想法,这是互不相干的事情,可是姜阿婆的儿子并不是这样想的。他认为年轻的时候,父母并未在住房问题上给予过他什么恩惠,这不合传统,现在动迁了,那这其中的利益是不是能够惠及一下自己呢。

于是,他向父母提出,等父母拿到动迁房,产证上可以写上他的名字。儿子的理由是,父母被动迁的老房子里有一间房,不管是过去还是之后,都是他的,虽然老宅子翻造的时候他并未出过钱,但是他过去在里面生活的时候,这间房的装修等事宜都是他自己负担的。因此儿子坚持认为,他在父母的老房子里是有份额的,动迁结束,这里面的利益他自然是要分一杯羹。

可能在一般的农村家庭,家里的独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大概是会被接受的。只是,本文开头就说过了,姜阿婆的个性比较强势,习惯了家里的事情由她当家作主,不喜欢受人摆布。因此姜阿婆拒绝了儿子的要求,理由是动迁协议上这老宅子里,没有被认定有儿子的份额。

父母接二连三地有悖本地“传统”,这让儿子非常不高兴。但他还未死心,在动迁结束之后又提出,让父母把孙女的名字写入姜阿婆动迁房的产证之上,这样的话他也能接受。

姜阿婆的思路一直是很清楚的,她觉得儿子的这个要求和之前的比起来是换汤不换药,于是她依然拒绝了,没有商量。这可能是触及到儿子的“底线”了。动迁结束,大家搬入新居之后,他几乎同父母断绝了来往。事实上,动迁之后,儿子的房子和父母的房子仅仅相隔了两个门牌号。

被“戏耍”的儿子

姜阿婆并不是软弱的人,她眼见儿子离自己远去,虽然伤心,但是也马上有了渠道释放情感,那就是将老两口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两个女儿的身上。动迁之后,姜阿婆家的照料与赡养,基本就是由两位女儿在负责。

然而,到了2014年,姜阿婆家里的矛盾终于开始变得无法收拾了,催化这整件事情的,是家里的老爷子病危了。

那年夏天,姜阿婆的老伴被查出肝部有问题,确诊的时候,就已经被告知是晚期癌症,可能只有三四个月的时间了。住院期间,老爷子非常希望能同儿子和解,但因为之前的那些不愉快,儿子一直不能释怀,即使父亲已经弥留了他都不愿意前来探望。最后,还是姜阿婆的侄子出面劝解,姜阿婆的儿子才勉勉强强地到医院里看过父亲几眼,每次逗留的时间也不长,真的仅仅是来看看而已。

四个月之后,父亲过世了,后事如何操办摆上了台面。按照农村的习惯,家里但凡有儿子的,长辈去世了,后事都应该由儿子出面安排。可儿子因为和父母的积怨,早已不把他们当一家人了,此时又怎会出头?

无奈之下,姜阿婆的哥哥出面,以家族长辈的身份召集姜阿婆和她的儿子一起详谈调停了一次。意思是规劝姜阿婆,以后反正也就是孤老太婆一个了,总有靠得上儿子的时候,希望姜阿婆承诺今后把房子给儿子,也好让母子的心结解开,积怨化解。

为了让老伴的后事能够顺利进行,那次调解之后,姜阿婆答应了这个条件,等到自己有朝一日百年了,自己住的房子就留给儿子。得到了母亲的承诺,儿子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开始好好操办起了父亲的后事。

但是,太平的日子没有过几天,儿子竟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父亲还在世的时候,他与姜阿婆竟然已经立好了遗嘱,遗嘱的内容是说父母百年之后,他们所居住的这套房子全部产权份额都由两个女儿,就是儿子的两个姐姐来共同继承。

这份遗嘱的曝光,让儿子觉得母亲姜阿婆在戏耍他。更重要的是,这无疑说明了父母的这套房子,他真的是一点利益都无法获得了。

别样暴力的反思

这件事情让儿子觉得除了愤怒之外,还有深深地耻辱感。知道真相之后没多久,他到母亲的家里大闹了一番,要求母亲更改遗嘱。

但姜阿婆的态度很明确,她觉得这么多年,都是两个女儿在赡养自己,甚至老爷子的养老送终,基本也都是女儿在操持,儿子听到有利可图了才回来做了些子女本该做的事情,所以她绝对不放心将自己接下来养老的全部筹码——也就是这套房子,交到儿子手里。

眼见母亲的态度强硬,儿子上当受骗的恼怒感就愈发强烈,他显然也是有备而来,当场就摸出锤子将母亲家的饭桌砸了个稀巴烂,真是说不清他到底是在恫吓还是在发泄。

事情还在继续,儿子又找到了两个姐姐谈判,他觉得肯定是这姐妹俩在背后挑唆,父母才会立下这个遗嘱,他要求姐姐们放弃权利。两个姐姐在眼前这种形势之下又怎会同意呢?她们的口径也很一致,平日里谁对父母付出的多,父母自然就对谁好,你这个做弟弟的该自己检讨。

四处碰壁之后,姜阿婆的儿子彻底癫狂了。他又接连几次前往母亲家里,其实他也知道能和母亲谈妥达成自己心愿的可能性几乎已经没有了,上门去纯粹就是为了发泄。他去一次大吵一次,吵完了之后,顺手就将母亲家的物件砸坏一部分。持续几个月下来,姜阿婆的家里几乎被他砸成了废墟。

这桩事情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治安事件,警察不知上门来了多少次,姜阿婆儿子的行为其实已经触犯了法律,故意毁损他人财物。派出所甚至也开具了相关的文件,只等姜阿婆或者她的两个女儿签字,他们就可以行使拘留职能,逮捕这位癫狂的儿子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姜阿婆母女三人犹豫了,考虑到这字一旦签下去,姜阿婆儿子的人生必然要发生极大的转变,从此之后别说和解了,简直就是结下世仇了。况且,一旦相应的惩罚过去,他会不会做出更为极端的事情?基于这些担忧,姜阿婆和她的两个女儿最终还是没有签字,她们选择让姜阿婆住到两个女儿家里去。这么做的本意是让姜阿婆躲一阵子,好避开锋芒。可哪曾想,姜阿婆这一走竟是难以回家了。

原来,姜阿婆搬出家里没几天,儿子就带着家伙上门去了,居然用电焊将母亲家的大门焊死。他扬言道,我得不到的,你们谁也别想得到。这真是奇闻了,为了争夺一套父母的房产,母亲还好好在世,亲儿子竟能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

这件事情的发生,留给这个社会的反思很多。姜阿婆的家里闹成现在这个样子,竟然还有相当一部分街坊同情这位儿子,他们觉得,姜阿婆没有遵循当地农村的惯例,给到这个儿子应有的利益和尊严,才会导致事情恶化到这个地步。这或许也是姜阿婆的儿子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委屈。

从他这一系列疯狂的举动来看,他首先是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受害者,粗鄙的报复行为,成了释放他自认为受到伤害后的唯一渠道。这样的想法让人难以理解,难道仅仅因为这里是农村地区,只要你获得了儿子的身份,家庭利益的惠泽和馈赠,就应该是毫无条件和不计情感的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2008~2017 环球家居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