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的棕绷要修吗?

来源:现代家庭 ·2019年12月16日 20:19

陆杰

有时候,一段飘忽而至的旋律,一个似曾相识的景致,一个不期而遇的故人,都会把你的思绪带回遥远的过往。本文的标题,其实是当年手艺人的一句吆喝的压缩:阿有啥个坏的棕绷要修吗?下面还有一句:阿有啥个坏的藤绷要修吗?这样的吆喝声总是节奏明快,高低起伏张弛有度,很有表现力,说明每个行当的手艺人在创造本门的吆喝声时也是颇费心思的。藤绷很少见,棕绷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软硬适中,睡在上面非常舒服。不过棕绷有致命的缺陷,睡的时间长了,棕就拉松了,会往下坠,于是隔个两三年就要叫修棕绷的人来绷绷紧。一般都在弄堂里修,把棕绷用四只凳子腾空搁起来,拆掉了重新绷。老式的石库门房子,弄堂本来就不宽敞,这一来大家走来走去只能横着走,不过没有谁有怨言。那时候的人比较宽容,邻里和睦,懂得互相体谅,不像现在,很多人脸上都有股戾气,动不动就开骂就动手。棕绷绷得紧不紧,全在手艺人的手上,要用劲拉,很费劲,修一只棕绷总要花半天时间,赚的是辛苦钱。修的时候,已经有人来预约了,于是这家修好修那家,在一条弄堂里做个十天半月是经常的事。客气一点的主人,到了饭点会盛一大碗饭出来,上面盖些青菜油豆腐酱瓜什么的,偶尔也会有荤腥。修棕绷的道声谢,便大口吃起来,干起活来更卖力。后来大家发现棕绷睡起来固然舒服,修起来太麻烦,便看中了木板床,硬是硬了点,但在上面铺一层海绵,效果也不错。再后来,席梦思床垫出来了,睡在上面更舒服了,渐渐地,棕绷就淡出人们的生活了。

有次去临近的古镇,走在青石板的小路里,拐到一个侧弄,居然发现有个门面挂着“专修棕绷藤绷”的牌子,里面有个赤膊的老人,手臂上青筋暴突,在修棕绷。这样的画面在上海是看不到了。上海不光是棕绷消失了,弄堂也消失得差不多了。

2008~2017 环球家居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