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错过,难圆的团圆梦

来源:现代家庭 ·2019年10月13日 08:37

远远

一个为寻找儿子浪迹天涯的母亲,一个想尽一切办法回家的游子,他们在命运的轨迹上一再错过。31年分别苦,何以诉衷肠……

儿子为何丢失

母亲浪迹天涯寻子

今年年初的一天,家住吉林省图们市的吴女士和权先生老两口接到了当地派出所打来的一个电话。这个电话可以说让他们期盼已久,却也意想不到,电话里户籍民警掩饰不住话语里的兴奋,告诉老两口,“你们要找的那个人——费建炜,找到啦!”

吴女士今年六十六岁了,不夸张地说,她半辈子的时间都在寻找这个叫费建炜的人。找了三十多年的人,突然说找到了,那是怎样的心情啊。一时间,吴女士觉得有点心慌,有点六神无主了,因为消息来得太突然了,真的是自己要找的那个费建炜吗?

她和老伴权先生赶紧去派出所核实一下。老两口熟门熟路,来到了公安局。民警在户籍网上输入“费建炜,1975年”,果然,在查到贵州省时,一条新录入的个人信息出现了。那上面,还有一张中年男人的照片,长得和吴女士非常像。

吴女士找的这个费建炜,是她的儿子,但这儿子却不是和权先生生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吴女士和权先生是半路夫妻,当年要不是吴女士找儿子,两个人还走不到一块呢。

说起权先生和吴女士的第一次见面,那是在十六年前了。当时的吴女士是个孤苦无依,四处漂泊的苦命女人。权先生看到她时,她的体重才七十多斤,觉得她确实可怜。吴女士自称,自己从黑龙江一路流浪来到了吉林,为的是到南方寻找失散多年的儿子。然而,走到吉林再也难以坚持,多亏一位好心人救了她。而这位好心人,最后就成了吴女士和权先生的媒人。

那时候的吴女士面黄肌瘦,破衣烂衫,乍一看,就是个流浪的乞丐。然而,和一般乞丐不同的是,吴女士不是无目的地游走,她有一个坚定的方向——贵州。听了吴女士艰难寻子的故事,有人为之动容,也有人为之动心,为之动心的就是吴女士现在的丈夫权先生。

权先生三岁没有母亲,七岁没有父亲,从小孤苦伶仃。当媒人把吴女士介绍给权先生的时候,他的身边不是没人反对。在一些人看来,吴女士这个女人太神秘,身上充满了未知,一个来自黑龙江东北口音的女人,怎么要去贵州找孩子呢,怎么会在贵州有孩子呢?而吴女士对过去的经历和丢孩子的经过,又不愿意多说。这一切,是真事还是在编故事呢?

不过,权先生有自己的想法,他相信吴女士思念儿子的痛假不了。不说不代表有意隐瞒,也有可能是有苦难言。吴女士一到过年前就会特别想自己的儿子,起码得哭三四天。看到她这样,权先生怜惜地对吴女士说,“妹子,别往南走了,留下吧,从今以后我帮你一块找。”权先生这话绝不是随便说说,婚后他带着吴女士通过查找户口档案的方式继续寻找费建炜,当地的公安局成了他们最熟悉的地方。

夫妻俩每年都要去,每个月都要去,从不间断。渐渐的,公安局的户籍民警也和他们成了熟人。叫费建炜的人全国有三百多个,这么多个费建炜,却没有个人是吴女士要寻找的儿子。后来,户籍民警索性把费建炜的名字贴在自己的台案上,过一段时间就会查一下。

其实,谁都知道,户籍网上的信息没有那么容易变动,除非是新生或者死亡。否则,不会凭空多出一个,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就消失不见了。尽管如此,凭借着一丝渺茫的期望,大家都等待着一个奇迹的出现。

尘封往事

母子相认话里有话

没想到,奇迹还真的出现了。这天,民警在网上习惯性地查找,在查到贵州省的时候,一个陌生的信息突然跳了出来,于是便出现了文中开头的一幕。

吴女士赶紧打电话到贵州当地派出所,对方不假思索地回答,确实有这么一个人。在当地派出所的帮助下,吴女士电话联系上了这个叫费建炜的人。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为什么一提费建炜,当地派出所就那么熟悉呢?吴女士还来不及细想,听筒里就传来了一个带东北口音的中年男人的声音。对方第一句话就喊妈,他一叫妈,吴女士就忍不住叫儿子。“儿子,妈找你三十多年了,总算听到你的声音了。”吴女士的眼泪夺眶而出。

既然相认了,吴女士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儿子见一面。通话后不久,在警方的帮助下,吴女士终于可以和儿子在网上视频通话了。

“妈对不起你啊!”吴女士刚开口,就嚎啕大哭。“这事和你无关,是我爸的事。”费建炜的回答,让人听了疑虑重重。这对母子仿佛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他们隔着屏幕,也隔着三十多年的漫长时间,这段难以逾越的距离,究竟隐藏了多少故事呢?

吴女士的一句对不起,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吴女士本是辽宁沈阳人,21岁那年,响应国家号召,志愿支持三线城市建设,和丈夫一起去了贵州。在贵州,吴女士生下了一双儿女。就在费建炜6岁那年,吴女士和丈夫因为感情不和,最终分道扬镳。法院将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判给了丈夫。因为一时负气,吴女士抛下一对儿女,只身回到了沈阳。

回到东北后,吴女士就去了黑龙江打工,她一心想着要闯出名堂,衣锦还乡时再把自己的两个孩子要回来。可这一天还没到来,丈夫就打来了一个电报,说把孩子给送来了,不过只送回了大女儿。

坐火车过来的女儿,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女儿告诉吴女士,爸爸把弟弟给扔了,扔在了北京故宫。自己的亲生骨肉,就算不想养了,把他们一起送来也行啊,当父亲的竟然扔了一个,这世上居然还有这样的父亲!这也的确击垮了吴女士,让吴女士陷入了无尽的自责中。

就这样,吴女士放下一切,带着愧疚和自责,开始了漫长的寻子之路。之所以把目的地定在贵州,是因为她相信,不管在哪里走丢,九岁的儿子一定会想尽办法回家的。可吴女士没料到,等儿子回家竟然等了三十多年的时间。

这些年儿子到底去哪儿了?又经历些什么?一提这个话题,儿子费建炜的脸上掠过了一丝阴霾。一幕幕不忍提起卻又难以忘记的往事,一下子涌上了他的心头。

那年,费建炜九岁,和父亲、姐姐一块去北京故宫游玩。年幼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次让他兴奋不已的旅行,竟成了永生难忘的噩梦。到了故宫,父亲说要带着姐姐去买一些东西,让费建炜在故宫门口等着。却不料,十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天渐渐地黑了,父亲和姐姐却再也没有回来。

幸运的是,费建炜很快被送到了遣送站。但不幸的是,在遣送站却出了岔子。九岁的费建炜,对自己来自哪里一清二楚,他说自己是要回贵州。可因为父母都是东北人,费建炜说着一口纯正的东北话,这让遣送站的工作人员误以为他在说谎,直接把他送回了东北,最后辗转进了黑龙江一所福利院。

这南辕北辙的遣送,让费建炜离家更远了,九岁的他根本没有能力独自返回贵州,只能把回家的念头默默装在心里。其实,回过头来看,当时母亲吴女士就在黑龙江,母子俩可谓近在咫尺,却彼此不知。或许,造化弄人。

从福利院这个节点开始,费建炜的人生轨迹就渐渐偏离了轨道。虽然他一直想回家,但实际上他与家却渐行渐远了。在福利院生活了四年之后,费建炜被一对夫妇收养了。谁料仅仅两年之后,养父母便双双因病去世,费建炜彻底成了没人管的孩子。一个人在社会上飘荡,靠在工地上打工养活自己。

十七岁那年,他看到工地有人偷钢筋,便也动起了歪脑筋,结果因为盗窃罪被捕,教养一年。劳教结束后不久,他又回到了工地。可没多久,他又闯祸了,在酒桌上与人起了冲突,砍伤了人。最终因为伤害罪,被判入狱十七年。

那些刀里来棒里去的记忆,那些在罪恶深渊越陷越深的过往,母亲不忍听,儿子又何尝想说呢?回想在铁窗里的日子,除了悔罪,费建炜最强烈的感觉,就是想家。在监狱里的被窝里都会流眼泪,看到人家父母来探监心里头都不是滋味,眼泪就下来了。

费建炜在监狱里表现很好,三次减刑,终于在2008年刑满释放。出狱时,费建炜已经三十三岁了,重获自由的他想尽一切办法回到了贵州。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都到家门口了,他再一次行差踏错。

到了贵州,费建炜本想通过电视台寻亲,不料碰到了骗子,被骗走了仅有的1000块钱。身无分文的他,在火车站遇到了一个偷盗光纤电缆的惯犯,他让费建炜帮他放哨,费建炜一时糊涂参与了这次盗窃活动,再次被警方逮捕。这次,他被判三年有期徒刑。

二十多年,监狱里三进三出。怪不得谁也找不到费建炜,原来都在里面关着。这惨痛的教训,证明靠歪门邪道是回不了家的。不过,回到贵州,他倒是有一个收获,他终于在看守所见到了自己的父亲。

在案件侦破过程中,警方联系到了费建炜的父亲。这是北京故宫一别后,父子俩二十多年来的第一次相见。在看守所,费建炜还没有开口,父亲就抢先说了一句,你不是我的儿子。听了这句话,费建炜感觉自己什么也说不上来了。一瞬间,费建炜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晚上,在北京故宫的门口,等不来亲人的那一刻。他又一次被父亲无情地抛弃了。只不过,当年父亲还编了个谎话哄他,如今则是当面断了他的念想。

这之后,费建炜似乎看开了,放下了,他不再奢望回家了。三年刑满释放,他找到了份正经工作,在一个小区当保安,也有了户口。幸好,费建炜洗心革面,才能落了户口。落了户口,才能让母亲找到。

生活真是最好的编剧,不经意间,蕴含着因果。如今,母子相認,愿望成真。跟这个相比,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似乎都不重要了。不久后,费建炜从贵州飞往了吉林,等了三十一年,找了三十一年,这一次,他们不会再错过了。

2008~2017 环球家居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