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新居,坐落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东部的元宝街,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值胡雪岩工作的极峰时期。其时豪宅工程历时3年,于1875年竣工。完工的新居是一座赋有我国传统修建特征又颇具西方修建风格的美轮美奂的宅第,整个修建南北长东西宽,占地面积10.8亩,修建面积5815平方米。新居无论是从修建仍是从室内家具的摆设,用料之讲究,都可谓清末我国巨商榜首豪宅。
古宅内有芝园、十三楼等亭台楼阁。其中有两顶稀有的红木官轿值得一看。胡雪岩,杭州人,本籍安徽绩溪。少年时入杭州一钱庄当店员,后在浙江巡抚王有龄扶持下,自办阜康钱庄。又因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赏穿黄马褂。在其鼎盛时,胡雪岩除运营钱庄外,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还进出口军械、生丝等,后又兴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
2001年1月20日,胡雪岩新居经过500多位工人16个月的日夜施工后正式对外开放。新居经过测绘、考古、规划和修理,总计耗资6亿元。
胡雪岩(1823-1885),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我国商界名人,他的阅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钱庄一个小店员开端,经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麻匠、引陆设备,颇有兽功劳;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丰功伟绩。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店员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经商也与洋人打商战。 胡雪岩终身,是非功过褒贬不一,这儿且只剖析他的人道。胡雪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因便是他长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便是用人的本事。清人顾嗣协曾有诗:快马图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幼时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排行老四的他经杨亲属引荐,进斧头钱庄学徒,从扫地、倒尿打架杂役干起,三年打功师满后,就因勤劳、结壮成为了钱庄正式的店员。正是在这一时期,胡雪岩靠祸患知交王有龄的协助,一跃成为杭州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