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会议见证家和万事兴

来源:幸福家庭 ·2018年09月27日 11:28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

人物简介

卜凤彬,84岁,家住辽宁省盘锦市。2016年12月12日卜凤彬家庭获得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作为一个四世同堂大家庭的精神统领,她以家庭会议、家庭主题聚餐为载体,17年来树立并传承了良好家风。

卜凤彬个子不高,满头银发,已经84岁,走起路来却又快又利落,大冬天自行车照样骑得稳稳当当,就如同她率领的大家庭,稳稳地从一个小地方走出,站上了全国的领奖台。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辽宁省共有8个家庭当选,卜风彬家庭成为盘锦市唯一受到表彰的家庭。

在卜凤彬家,有一个家庭委员会,有自己的家规家训。17年来,他们召开了800多次家庭会议,学习国家政策,举办主题会餐,研究家庭大事等。

卜凤彬家成了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个四世同堂、18口之家到底演绎了怎样的故事?家,对于他们来说又有着怎样非同—般的意义?

成立家委会共同治家

走进卜凤彬老人家时,记者注意到,老人并没有刻意收拾布置。跟其他普通老年人的房间—样,简单的卧室,老旧的沙发,窗台上摆满花草。

卜凤彬一头银发,在耳后随便用夹子一夹,身上的毛线马甲也是旧衣。就这么一位老人,言语中却充满自信,散发着强大的磁场。在老人眼里,她是非常富有的,因为她拥有四世同堂的18口之家,她是这个大家庭的精神统领。

“这么一大家子,想让全家人拧成一股劲,共同向前冲,那必须得有组织、有纪律”。17年前,卜凤彬和老伴侯秀春在家里成立了家庭委员会,全家经过开会,举手表决选举老侯当“主任”,卜凤彬为“主任助理”,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媳当选“常委”,全家人共同“治家”。

家庭委员会经过几番讨论,汲取、继承了侯氏家族家规,制定家训:家和为根本,爱国为核心,孝道为基础。

“我婆婆是认真的,一个退休老太太,把这个大家庭的经营当成了一件大事。她总跟我们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家庭和睦人丁兴旺,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卜凤彬二儿媳周君玲说,婆婆从不隐藏自己制定家规、成立家委会的立場,她坚定地要求全家人都把家规、家训作为最基本的准则去执行。

几年过去了,卜凤彬树家风渐渐有了成果,全家成员中出现了10名共产党员;儿子、儿媳、女儿这一代常获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孙子工作不到两年就入了党,外孙在沈阳市被评为优秀大学生。

在家庭“主题聚餐”上共同学习

周末一家人聚到一起吃饭是常事,但卜凤彬却把普通的家庭聚餐变得更有意义,并且能让儿孙们自愿参加。“关爱亲人、孝敬长辈、爱岗敬业,这些对某些人来说可能仅仅是口号,但我却认为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要灌输到全家人的血液中去,并且一代代传承。只有一个家风正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来。”卜凤彬把家里每周的家庭聚餐都变成了“主题聚餐”,每次聚餐也是一次家庭成员共同学习的机会。

“每一次学什么,我婆婆可不是糊弄了事,都是有备而来,她甚至因此不断自我充电,对国家大事、大政方针可关注了,每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她都自己先学习领悟,再给我们讲。”周君玲说,婆婆的勤奋劲儿,成了全家的榜样。

于是,在定期的家庭“意义会餐”中,有时主题是弘扬传统道德观念,有时是学习国家大政方针,有时是一家人讨论社会热点话题。

元旦做“迎新餐”,畅谈成果和打算;春节做“团圆餐”,庆祝合家团圆;母亲节做“报恩餐”,感谢母亲恩重如山;父亲节做“孝道餐”,感谢父亲作为家中顶梁柱的付出。在会餐中,这个大家庭的气氛总是充满浓浓的亲情和暖意。

重大事情一起商量决定

“某月某日,全家人召开会议研究大儿子家买房的事情;某月某日,召开会议研究孙女高考填报志愿;某月某日,召开会议,商议二儿子家经商的事情。”卜凤彬掌管着家庭会议记录,每一本都是她用算草纸装订的,亲笔记录着家庭中发生的每件大事。

“我们这个大家庭内,重大事情都是召开家庭会议一起商量着决定,没有哪家是自己单独行动、有事儿不跟大伙商量的。”卜凤彬认为,一个大家庭就要体现团结和睦,每个小家庭的事经大伙一起商量后,总比一个人决定更稳妥,每个家庭有什么困难,大伙一起帮忙也可以分担一下。

“有时候,在家庭会议上对某件事也会产生分歧,那我妈也不擅自做主,最后都是大伙一起举手投票进行决定。”大儿媳最初觉得这种形式很可笑,但随着一次次家庭会议,一家人的心却越靠越近,家庭会议增加了几个小家庭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婆媳之间相互交流感情的机会,各家有事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手足之情也越来越深厚。每年奖励优秀者年三十发出3万元红包

卜凤彬和老伴在吃穿用度上非常简朴,一件衣服可以穿一辈子,平时很少买菜,吃的青菜都是在自家田地种的,但在物质鼓励家庭成员好学上进方面,卜凤彬却从不“手软”。

在2017年大年三十,卜凤彬家举办了“第17届家族表彰会及才艺表演晚会”,卜凤彬光是“红包”就发出了20多个,奖金高达3万元钱。家庭成员在这一年做出成绩、表现优秀的,卜凤彬都奖励。这些红包有“文明家庭奖”“优秀驾驶员奖”“好儿媳奖”“优秀青年奖”等。

卜凤彬向记者展示那些红包时,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红包都是我自己用白纸和彩纸糊的,每年如此。我才不出去买红包袋呢,一毛钱一个,太贵,我自己做的多好,节约又环保。”如此“小气”的老人这些年用于奖励的教育基金已经投入了20余万元。

奖励机制已经执行了17年,这些奖项和奖励并非卜凤彬一个人“擅自做主”,而是家庭会议投票产生的。卜凤彬对自己定下的各种奖励机制颇为自豪,而这种奖励办法也正是大家庭始终保朝气蓬勃的动力。endprint

父亲从未占过公家便宜

卜凤彬的儿女中有厂长有国企员工有教师,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卜凤彬对他们的要求都是要工作积极向上,不贪图安逸,不贪占公家利益。

在这方面,侯春华为儿女做了最好的榜样,4个子女从小看到的就是父亲永远把最优厚的待遇让给别人,候春华在离家远的岗位上一待就是27年,一年之中只能回家3次。而他这一辈子,只带回家过一件公家的东西,是一个洗脸盆。

“我父亲唯一的一个奖状(1981年的先进班组)还不是个人的,是集体的,他退休了拿回来做纪念。”其实,卜凤彬次子侯英君年轻的时候并不能理解父亲的两袖清风,他觉得父亲太“死性”,不懂得为儿女谋实惠。

“我父亲退休前在辽河油田做采购工作,这个职位当时可是大伙兒眼中的肥差,但我父亲不仅没有贪占任何便宜,没有利用自己关系照顾任何一个子女,反而坚持让我们趁年轻到偏远的一线去锻炼。”当时真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思,认为他的行为刻板死脑筋,但现在终于体会到父母用心良苦。侯英君说,自己现在所有的技能都是在一线学到的,受用一辈子。

种下善作魂勤为本的种子

也许如卜凤彬这个年龄的老人,多数都在享受晚年,喝茶聊天,养生遛弯,但卜凤彬每天忙碌着做学生们的校外辅导员,开树家风讲座,准备家庭成员聚会学习内容等,老人忙碌的这些是否能得到子孙的认可呢?

二儿媳周君玲说,刚进这个家门时,她不能理解婆婆,认为婆婆“讲究”太多,参加家庭会议她也是躲在角落不言不语,但渐渐融入这个大家庭后,她不但接受了婆婆的做法,也被带动着更加积极地去工作学习,甚至看见婆婆那么大年纪还一次次写材料做演讲,她也不甘落后,在幼儿教育岗位上认真钻研,出版了有关幼儿教育的书。

卜凤彬树立的家教家风被传递到每一个小家庭,在小家庭中又对下一代产生了正能量,受益无穷。

“奶奶,我入党了,给我记录下来吧。”孙子侯政熠说,特别感谢奶奶从小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善作魂、勤为本的种子,让他一直在阳光下生长。奶奶对每个人的奖励政策,对他们的意义不是金钱多少,是奶奶及整个家庭对个体的肯定,奶奶能够发现每个人的优点,并将优点放大,这种精神加物质的鼓励让他们产生了爱岗敬业、热爱生活的动力。

“家和万事兴”,卜凤彬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儿友的镜子,正好家风,才能滋养好的作风,社会大家庭才会更和谐。

(摘自《辽沈·晚报》2017年5月8日)endprint

2008~2017 环球家居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