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能实现共享吗

来源:幸福家庭 ·2018年09月10日 18:39

街上隨处可见的共享单车,吵得沸沸扬扬的共享充电宝,被誉为最暖心举动的共享雨伞以及前不久尤其火爆的共享床位……共享经济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食品领域也不例外。共享冰箱、共享食物先后在北京、上海等6地刮起了一阵共享风,更多的人开始把多余的食物分享给有需要的人,避免资源浪费。德国、西班牙、印度等国也有尝试这种做法,居民们把家中多余的食品,如水果、蔬菜、牛奶、面包等,放入室外的共享冰箱中,有需要的人可以随时免费拿取。

对于共享食物,有人认为出发点是好的,但应该针对生活有困难的人;也有人认为,共享冰箱其实并不是像共享单车一样人人可享,而是变成了给特定人群的“爱心冰箱”,共享经济变了味。对于共享食物,你怎么看呢?

共享冰箱多地亮相

自去年起,北京、上海、江苏扬州、四川成都、广东珠海、浙江杭州和横店等城市及地区先后都出现了共享冰箱。

2016年5月,扬州的一家餐馆门外出现了一台共享冰箱。几个80后创业青年把一台冰箱摆放到自家餐馆门外,呼吁附近的居民把一些可以食用的食材放入冰箱,有需要的人可以免费来取。餐馆老板表示,为了保证菜品的新鲜,餐馆每天都要扔掉部分食材,周围饭店也有这样的情况。而事实上,这里面除了部分主食外,还有大量未加工的配菜,提前准备的食物肯定会有部分多余下来,倒掉实在太可惜了,所以摆放了这样一台冰箱。冰箱24小时使用,即使餐馆休息它也不会断电,更不会上锁,任何人都可以拿走食材或者已经做好的饭菜。据餐馆老板估算,他每天能提供10份左右打包完好的饭菜。

2016年9月,共享冰箱在上海亮相。但比起在扬州,这台冰箱一亮相就遭遇了不少尴尬。“一人多拿”现象严重,甚至有人拿着塑料袋来装食物,冰箱经常被一扫而空。此后,珠海、杭州、成都、北京等地也都有企业或公益组织将共享冰箱落地。

食物来源必须掌握

企业或个人将自己不需要的食物放在共享冰箱,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食物浪费。这些冰箱大多投放在人流密集的区域,使用的频率越高,出现问题的几率就越大。如果冰箱在使用中出现故障应该如何应对?冰箱使用频率高容易滋生细菌,显然不利于食物的存放,这样的情形下如何确保食物的卫生?这需要企业及相关部门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管机制,建立应急机制,加强对冰箱的安全维护和清洗工作,为存放食品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

量和安全是否达标,有没有经过相关检测,都是值得追问的问题。

在成都,为了规避食品安全风险,共享冰箱对食物的捐赠有相应规定。盒饭类必须来自具有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企业捐赠;对于个人的捐赠,则只接受预包装食品,而且必须要查验保质期、检查外包装是否有破损。

在横店,共享食物主要来源于糕点店、超市、食品企业、企事业单位等,需要满足是即食类食品、正规厂家完整包装、标有明确保质期等条件。同时,每天有专人值班,负责写明食品入箱的时间、数量,并检查冰箱的正常运转情况。

除了食物来源,如何避免交叉污染也是共享冰箱面临的问题。北京的一台共享冰箱是由自动售卖机改造升级,采取封闭式管理,人们只能通过透明玻璃看到冰箱内的食物。

服务对象应该遴选

在上海,共享食物很快被抢光、一家多人来领取等情况使得共享冰箱境遇尴尬。如何控制分发,把食物分享给最需要的人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5月,共享冰箱在北京顺义区一家慈善商店门前“上岗”。要在这台共享冰箱内领取食物,必须得有取物卡,每人每天凭卡可以取3件,可供100人领取。

据了解,北京这台共享冰箱的服务对象是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城市流动儿童等,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到三分之一的比例。据工作人员介绍,共享食物的受益人是工作人员在社区内寻访、详细了解受助者的家庭信息、职业、收入等情况之后确认的,确认之后进行身份登记,并发放购物卡,有捐赠食物时也会第一时间通知。

国外怎么共享食物

目前尽管国内的共享冰箱在食物安全保障和分发上都有了改进,但还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问题——供不应求。对于共享冰箱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国外的一些做法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西班牙2015年上半年,西班牙的一个小城市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享冰箱。需要注意的是,共享冰箱也有它的规则:不放生肉、生鱼、生蛋、熟食;必须标示制造日期;冰箱内的食物会在4天后丢弃。同样在西班牙另一个城市,政府曾经给穷人设立食物银行。将那些卖不出去、但还能够食用的食品收集上来,集中分配后再以最快的速度发放出去。如今,食物银行已遍及欧洲的13个国家,总数达157家。

德国在德国柏林,两家大型的食品机构组织志愿者专门去超市和餐馆收集准备被丢掉的食物。为了这些食物,他们特意准备了冰箱,还开设了专门的网站,人们可以登记注册,让需要的人直接上门领取。

美国2016年上半年,美国星巴克做过一个食物共享计划。美国7600家的星巴克把所有未售出的速食品捐赠于美国的食物银行。食物银行用冷藏车每天从全美各地的星巴克门店收集食物,然后配送到各个赈灾点、救助站。食物从离开门店到送达有所需的人们手中,全程不会超过24小时。

(摘自《中国食品报》2017年7月24日)

2008~2017 环球家居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